这里曾是苏州古城最大的田野——南园
从园林到农田
五代十国期间,吴越国的开国君王是钱镠。钱镠崇信佛教,实行「保境安民,休养生息」的政策。钱镠说「有土斯有财,无水则无民」。他大力开辟水利设施,大幅度地提高农田的排灌能力,还专门成立一支营田军,适时维护、保护农田。
苏州在钱氏家族治理下相对安定,当时苏州城人口不多,大多集中在城西北,城南是空旷野地。钱氏便大兴土木修治宫室,并且造了若干园林,最出名的就是南园。钱镠第六子钱元璙在苏州任刺史时,建了两座规模浩大的园林:南园、东圃。
所以,「南园」这一说法就诞生了,此时的它还是一个园林的概念。
南园,吴越广陵王元璙之旧圃也。老木皆合抱,流水奇石,参错其间。王禹称为长洲令,常携客醉饮焉。有诗曰:「天子优贤是有唐,镜湖恩赐贺知章。他年我若功成后,乞与南园作醉乡。」大观末,蔡京罢相,欲东还,诏以园赐之。京有诗云:「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归。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禹称诗石尚存。续经云:「旧有三阁、八亭、二台、龟首、旋螺之类,岁久摧圯者多。相传犹有流杯、四照、百花、乐堂、惹云、风月等处,每春纵士女游观。」兵火之后,皆不复有。今园属张循王家。东庄,与南园皆广陵王元璙帅吴时,其子文奉为衙内指挥使时所创。营之三十年间,极园池之赏,奇卉异木,及其身见,皆成合抱。又累土为山,亦成岩谷。晚年经度不已,每燕集其间,任客所适。文奉跨白骡,披鹤氅,缓步花迳,或泛舟池中,容与往来,闻客笑语,就之而饮,盖好事如此。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范仲淹[宋]《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熳烂花时锦绣张,无端下马击垂杨。山亭水阁笙歌地,合与行人作醉乡。——周元明[宋]《南园》
一遍芳菲欲满林,回塘过雨晓来深。红妆珠佩交花影,白马春衫度柳阴。——胡宿[宋]《与周元明游南园》
合抱老木、流水奇石是南园的独具的景色。然而到了北宋宋徽宗时期,为了在汴京建造御花园「艮岳」,宋徽宗下令搜罗各地奇花异石。苏州人朱勔就主持着这个「花石纲」,南园的花木异石难以幸免,最终南园沦为废园。北宋末,金兵入侵,残存的南园消失于战火。
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春已去,人不来。
元末,张士诚定都苏州,为抵御朱元璋大军的围城使军民自给自足,将城南城北的大片空地改造为菜园。这两个菜园分别称为南园、北园。
明清民国时期,南园地区开始聚集官宦世家,修园林、建别业。民国时期,蒋介石修建别墅「蒋公馆」;何亚农建设花园别墅。后来,这个地方成为苏州国宾馆,到现在是南园宾馆。
解放后,南园因为空间开阔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区域。
- 1950 人民路向南延伸开辟南门,将南园地区分为东西两块。1951 年建设人民桥。
- 1952 年,南园地区东侧建设了南园新村,这是苏州建设最早的一批工人新村。
- 1970 年代末大量知青返乡,住房需求带动古城内的新村住宅建设,南园地区沿新市路、竹辉巷(路)一带开发。
- 1993 年修建南园桥,1994 年修建竹辉桥。
- 90 年代,桂花新村、玉兰新村的建设,让南园地区最后一块田地消失。
如今的「南园」只存在于一些路名、建筑名或小区名上,以及老一代苏州人的记忆中了。
现在,大家认为的南园片区范围为:东、西、南均靠古城墙,北沿是十全街 - 书院巷 - 侍其巷一带。南园片区现存园林有网师园、可园和沧浪亭。南园遗址有说在金人民路南段的苏州中学和文庙一带,有说在现南园宾馆一带,也有说是今书院巷南、带城桥西附近。今苏州中学内,有土丘「道山」,山上有古柏一株,称为「五代柏」,相传为南园保留至今的唯一原物。
古今老照片
1972 年安东尼奥尼记录片《中国》记录了苏州郊区中人民公社成员将南园蔬菜装船通过内城河前往胥门蔬菜公司的情景。左边图片是记录片中内城河的一幕,远处能看见楼房和瑞光塔;右边是博主按照视频对应的点位拍摄的照片。
如今的内城河已没有从前那么宽阔,两岸也长满绿树,远处的瑞光塔已被楼房遮盖起来。繁忙运输木船已经消失,留下的是清风和蝉鸣,以及古城区特色的那份安宁和平和。
仅剩的野趣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现在的南园已经没有从前的大片荒野和菜园。如果现在还想体验一把当年沈复喝酒吃菜的乐趣,现在还有两个地方能体验一把南园的野趣:苏州原医学院空地以及环城步道城墙遗迹。
后记
苏州古城真的有很大的魅力,每一条小巷、每一条水道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印记。以前游苏州,只知道看和玩,没有真正去体验和想象。这是我第一次通过带目的的实地探索的形式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印记,追溯古今影像。我认为这样的形式能促使我查阅更多的资料,真切感受着古城历史变迁,增长自己的见识。
后续计划:
- 补充更多的实地照片,充实文章内容
本文参考
古籍网站:
- 石林诗话内容及目录-识典古籍,有和《吴郡志》相似的段落
- 园亭-吴郡志全文原文及译文-识典古籍
-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范仲淹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范仲淹诗 - 句子控古诗词
- 闲情记趣(节选)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