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所以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这段时期的自己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心不在焉,没有心思和动力执笔。但转念又想,正因发生了很多事,我有必要抽出时间总结和记录,毕竟这是一段段宝贵的生活经历,即使它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经历。

地标

从去年末到现在,我辗转生活三座城市。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每次睡醒前的一瞬间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醒来要干什么。

有一天,我在国权北路骑车往南走时,我看到了陆家嘴地标。这座耸立于天际之间的地标与新江湾城的城市街景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少了它,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城市街景能和印象中的「繁华」大都市联系在一起。

IMG_20250220_165034.jpg

当我从公寓向地铁口走去时,光华楼就是「区域性」的地标,武东路正对着它,这意味着每一天它都要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当下处境、缘由和解决手段。

IMG_20250228_224647.jpg

圆融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但自从有了地标意识后,我对它的看法变得不一样了。当我能从动车窗外看到圆融建筑时,我就知道似乎昨天才离开的苏州,今天就回来了。我可以在住处看到,可以在上班的地方看到,甚至还能在更远的同里镇中看到这个苏州的地标。

MVIMG_20250626_191346111.jpg

地标把你中臆想中的平行时空拉回,告诉了漂泊的你现在身处城市,你所剩的时间,你当下的任务,你将要去往何处。

安居梦

从住的大半年学生公寓搬离,到新宿舍拒收,到沦落旧公寓门前的酒店。安居梦的破碎只是前兆,如果不是当时还有人一起同行,倒霉的人互相安慰,不然我真的会在工地卡车后掉小珍珠了。灰尘和泥水是我离开苏州最后的记忆。

IMG_20240820_171212.jpg

到南宁以后,寄人篱下的体验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一年两年了。但种种的不适感还是不能消除,内心的自卑和潜意识的担惊受怕弄得很累。不过还好有小猫在缝缝补补。由于各种原因,后来在好朋友的出租房中住。和好朋友住当然更加自由,但这样的日子大概也就两周吧,我就回到我一直不想回去的家里了。

IMG_20241017_174657.jpg

其实还是心里上的原因,根据疫情时期的经验,在家躺的我跟废人没什么区别。我一直尽力避免回家,就是想避免跳进舒适黑洞,用外界复杂的环境不断刺激我战斗的神经。

不知社会险恶的我从小乡镇直接跑去大都市,凭着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打探了十几家公寓。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生存的压力迫使小小的我必须快速上手这座复杂的城市。

image.png

回到苏州了,当初从学校搬离有多狼狈,现在重新入住新宿舍就多不是滋味。不过一切幸运,住宿条件和水平得到一定的保障,供我后续的安心生活。

IMG_20250331_171652.jpg

朋友

当我在城市里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孤岛,什么是港湾。

曾经能在一起玩的朋友是非常珍贵的,即使当前我们已很少见面。我也是近期才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之前,我一直疏于维护哪些很少见面朋友之间的关系。

小 L 是我的初高中同学,大学也在同一个城市中上学,能结识 10 年以上且还在联系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得知我要回南宁后,他也邀请我可以在他的出租屋暂住。在南宁生活期间,我们共同探索这座城市,聊聊同学八卦,他的存在也是我不回家的唯一借口。我们去过了很多城市,从北方,到南方,但南宁会是我们的终点吗?

IMG_20250817_003729.jpg

小 Z 是我的大学同学。有一次和小周出来闯时,小周坦言到我是他为数不多深交的好朋友。那一刻,我觉得很幸运,在我为数不多认识的人中,能交到这样一位够义气,真正达到相互关照的朋友。同时我也很自责,怪我没有认识到这份情谊的珍重宝贵。还好一切都不算太晚,新的共同记忆还在形成。在短暂的上海漂泊的日子里,他是唯一能支撑我度过这段昏暗时光的精神支柱了。

IMG_20250817_003825.jpg

在这段时期,我也失去了一些曾经关系较好朋友,现在我和他们之间已经失去了维持联络的基础,只剩下最表面的客套。

一只猫

很早就见过姑姐家养的这只小猫。刚来的一个月,猫咪和我还不太熟,后来小猫渐渐熟悉了我这个「陌生人」,开始走进我的房间,「喵~」一声就走了。渐渐的,猫咪开始爬上我的床,和我贴贴,守着我吃饭、上厕所。到后来就越来越粘人,粘我的程度都超过了喂养它的主人。

IMG_20240920_181123.jpg

它改变了我对宠物、猫咪的看法。我没养过宠物,和宠物打交道很少,见到外面的狗狗会下意识退缩,但是我一直都想养一只宠物,且更倾向于是一只狗而不是猫。原因在于我认为狗更有灵性、更聪明,和主人的互动力更强,带来更多的情绪价值。但直到这只狸花猫主动躺在我怀里那一刻,脑子就开始跟着猫咪转了。

IMG_20241014_154746.jpg

自从每天小猫都要找我玩之后,我就对养猫这个活动开始更加关注,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抖音已经主动给我推送撸猫视频了。我有一次在书店把一本猫的行为书籍给看完了。跟猫咪告别时别提有多不舍,想它时就会翻看猫咪的照片视频回忆一下。

image.png

旅行与城市印象

目前使用手机应当换了,电池寿命不够了,相机颜色寡淡了。青山绿水总会蒙上一层灰,钢筋霓虹的光懒散弥漫,看不清,拍不清。

阴霾过后的第一次出游,再次来到了大阳山脚。苏州的夏日很闷,这个天气,这种心境,适合尝试未曾做过的事。租了个游泳圈,把身体交给流水。荡着,荡着,水花在电音舞曲上飞溅,浪起浪落,我把身姿压低让池水淹没,或许能促使融进这片欢乐海洋之中。

IMG_20240720_174753.jpg

当失意无法排解的时候,躲山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和小 L 两次进山,景点也游得七七八八了。家庭、学校,各种时代,各处情绪夹杂而来。山一直是青山,变的是来的那个人。

IMG_20250104_160813.jpg

上海是伤心之城。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给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也带不来什么。它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但照不亮矮人,比如我。在人群里穿过,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一根根高耸柱子无处不展示着存在感:这是我城。

IMG_20250218_205513.jpg

后记

这篇文章的诞生一拖再拖。本打算 4 月份好好总结,实际 5 月份完成初稿,8 月份找齐图片。一是太多事情要去兼顾,二来还是没有心思翻看老照片。现在来苏州快 5 个月了,很多记忆完成了一年的轮回。秋招在即,更多糟心事还会等着我,不知道去年那个刚过 24 岁雄心勃勃面对挑战的我,现在是否还在。